蓮芝 講師
『 ⼼物滋蔓,莫不⾃閉⼰性焉。故聖⼈慎⼼物於隱微之間者,⼼物未動也。雖未動⽽持之⼀慎,則⼼物終無矣!⼼物終無,則⾄性常皓,⾄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。 』
….迷惑的時候,⼼成了物,….菩提成了煩惱,假若⼀念覺悟的时候,物和⼼
⼀樣,煩惱和菩提⼀樣,眾⽣和諸佛⼀樣 …. ~虛雲和尚
我們的貪瞋癡愛,七情六慾,均是由「⼼」發動⽽⽣。我們每天都在「想」,
⼤腦不停的「動」,就是所謂的「念頭」,源源不絕。我們似乎樂此不疲,既
不知道停下來,也不想停下,因為我們都習慣了,從累世累劫帶來染上加染的
習慣。
我們的六根接收了周遭的訊息,同時受到六塵的影響,進⽽產⽣了六識(認
知),⾃動攝像進⼊了我們的意識當中儲存,再帶到下⼀世,如此循環不已。
道學上來說,就是所謂的「稟性」,以實際⽣活來說,我們發動思慮,來因應
⼯作、⽣活必需,叫「應事應物」。即便進⼊了靜態獨處,念頭依舊源源不
斷,甚⾄盤根錯節,叫做「攀緣」。⼈說「⼀⽔四⾒」,就是說,對同⼀件
事,每個⼈都有不同看法。即使是同⼀個⼈對同⼀件事,也會有諸多思慮。因
此帶來了猜忌,恐懼,焦慮與不安,有所謂「相續是病」。既然是病,何為處
⽅籤?聖⼈說得好:「不續是藥」,關鍵是:如何不續?
聖⼈教我們:「慎⼼物於隱微之間」,「慎」⼀字,左邊是直⼼,右邊是真,
慎⼼,即是真⼼。以佛學來說,是空性;以道學來說,是虛無合道,無極之
真;以儒家來說,是⾄善之地。運⽤在我們的⽣活裡,就是時時刻刻地保持清
晰的頭腦,靈敏的覺性。
⽽在「隱微之間」,最常涉略到的,是「⼗⽬所視,⼗指所指」。但即使四下
無⼈,也要僅慎我們的⾔⾏。其實,是要我們時刻覺察⾃⼰的起⼼動念,這要
練習「內省」,亦即⼼經所⾔:「觀⾃在」的功夫。在頭腦清晰的狀況之下,
才能有敏捷的覺察⼒。⼀旦覺察到多餘的念頭即將冒出,⾺上停下來。這不容
易,要透過練習。⽽練習的基礎,就是每⽇禪定靜坐的功課。
⼼物,是念頭⽣出進⽽發酵後的產物。「⼼物未動」,不是⼼不動,若⼼不
動,我們是無法⽣存、⽣活,這世界也無法運轉進步,⼈類也無法運⽤⽂明。
⽽是我們⼼動來應事應物,事情處理了,即不再掛在⼼上;即所謂應緣⽽不攀
緣,緣起則性空。
「持之⼀慎」:持,守住,安住,⻑時熏修練習。我們常常不⾃覺就冒出來的
念頭、情緒、想法…等等,這些都是⼈性本能的反應。聽到讚美的話,本能的
歡喜,聞到惡臭,本能的皺眉頭,掩⼝⿐。這些都是所謂的起⼼動念。所以聖
⼈才要我們「持之⼀慎,則⼼物終無矣」,才能回歸到⼤學的三綱領:「明明
德,親⺠,⽌於⾄善」,乃⾄⼋條⽬:「格致誠正,修⿑治平」。⼈性本能的
起⼼動念,即應事應物產⽣的種種情緒反應,才能真正不影響到我們內⼼的修
持,時刻守在我們的⾃性本體。六祖所說的不動不搖,不增不減,不垢不淨,
本⾃清淨,本無動搖,⽽終能內守外⽤,清楚明⽩。
所以這裡說「⾄性常皓」,皓,⽩與告,⽩~光明,告~顯現,保持著真⼼清
淨的狀態處事應緣,隨時流露出⾃性的光明德性。就是我們本來的樣⼦。所以
有所謂「即⼼即佛」、「淨⼼是佛」,我們本來就是佛啊!
Comments